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美食推荐

啊上海!上海

2023-11-21 本站作者 【 字体:

  今年的五月二十七号,是上海解放七十三年的重生日。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走过的历程是几多峥嵘岁月稠。尤其是今年的上海,更是大疫一场,沧桑一片。抚今追昔,我们真是感慨万千!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解放前的上海号称远东第一城,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繁华似锦。对于这么一座城池,我野战军并没有用狂轰乱炸来夺取,而是用轻武器从宝山地区率先发起进攻,最后在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工人纠察队的配合下完整的保住了上海城!

啊上海!上海

  半夜里,野战部队进入上海主城区,好几万人的队伍悄然无声,静静地露宿在街头。第二天早上,当市民看到了这一景象时,无不为此动容而泪沾襟。于是,工人、学生、小业主甚至是资方人士都走上街头,欢迎子弟兵进城,一时间是锣鼓喧天,红旗飘扬,箪食壶浆,以迎红军!好一派军民鱼水情的感人场面。

啊上海!上海

  看到这样的军队,如此的纪律严明,体恤人民,使得受尽殖民之苦的上海人民从此翻身作主人,获得了重生。无独有偶,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上海遇到了特别严重的奥秘克戎病毒侵袭,党和国家全力支援上海,我们又看到了一批批的和抗疫医疗队伍从天上、从陆地开赴上海。为战胜病毒,保护上海人民生命健康而战!此时,处在封控状态下的上海民众从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了一批批抗疫人员奔赴上海,一架架军用运输机飞抵上海机场,此情此景让人热泪盈眶。

  然而,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人口2500万,GDP四万多亿,医疗资源发达丰沛,并且一直是以精准疫情防控优等生面貌展现的现代化都市上海,怎么会沦落到封控的田地呢?真是刹时间让全世界错愕,同时,封控在一幢幢楼里的上海市民也是惊恐万状。

啊上海!上海

  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上海,会演变成被恐慌极度围绕着的城市呢?首先,奥密克戎病毒迅速传播是个主要因素,其次,上海的管理层思想准备不足,平时也没有制订过公共大型应急事件的处置预案,这次是被奥密克戎赶着鸭子上架的。一开始,很多人盲目乐观地认为,我们上海是不会也不可以封城的,因为,上海封城话,经济上会影响到全国乃至世界。但是,这病毒也不是吃素的,没过两天,阳性患者就呈几何级数字往上涨。这时,我们的一些管理层依然不肯封城,他们企图以黄浦江为天然屏障,东西两岸四天制错峰对病毒进行消杀和围堵,这样,只要用一个“小长假”的天数便可以把奥密克戎绞杀,上海疫情就是可以清零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奥密克戎病毒并不会以我们意志而转移,它们在全世界范围里是打变天下无敌手,更何况一条小小的黄浦江怎么奈何得了它呢?面对可怕的病毒,我们本应采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应早尽早快的采取封控,把它扼杀在初级阶段,可是为了经济利益和管理层政绩,我们下不了狠手,“费厄泼赖”!(Fair play)终于,上海被病毒攻陷了,六十多万布衣生灵成了阳性患者。

  现在的上海与七十多年前的上海有着天壤之别,那时候的上海人走出家门庆解放,锣鼓喧天获重生!而目前的上海人却是纷纷关紧家门,期盼病毒早日铲除获自由。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风景。

  车水马龙的十里洋场,在疫情的笼罩下死一般的沉寂,没了昔日的霸气与生机。一些老上海说,自打出生以来,从来就没有碰见过这等场面。更令人心感不安的是,这场封控何时才能结束?上海的城市管理部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告和说法,时间一长,处在封控中人们便惶恐起来,而且还断了炊烟……

  这次疫情对上海的大肆入侵,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我们上海城市管理部门缺乏对特大城市应急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疫情之初,整个上海的封控秩序混乱一片,米价、菜菜高到天花板。一批“黄牛党“屯积了大量食品放高价,送货跑脚费也涨到了上百元一次,市民们苦不堪言!为了解决封控中百姓的吃饭问题,市府要求各区尽快组织货源,落实保供物资分发到市民手里,让封控中最大的矛盾得以缓解。一时间,上海各区、街道甚至是居委会都虾有虾路,蟹有蟹路的去组织货源,由于着急,没有落实好进货渠道,也没有严格控制物资的质量,于是,臭肉烂菜以及过期和假冒的食品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小区……

  还有就是当时上海的医疗资源分配出了问题,封控前期,上海大部分三甲医院的门急诊都停诊。一时间,上海几百万老人缺医少药没了方向呀!有位老人说:“年纪大了,混身是病,少吃一顿饭可以,少吃一顿药性命攸关!” 每个人都是父精母血的产物,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对得起这些为上海发展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吗?回想起上海刚解放那阵子,也是百废待兴,食品奇缺,物价飞涨,当时的市政府统一组织物资,强力推向市场,很快就平息了市场风波。然而,在这次疫情封控期间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真是发人深省!

  上海市民都希望通过这次疫情的洗礼,上海的城市管理者们能从中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让上海重获新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通过两个月的封控,上海人对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诗句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觉悟了,感悟到了自由是何等的珍贵啊!

  尽管被关在家里的上海居民们对各级管理部门的质询,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但是遵纪守法依然是溶化在上海人血液里的光荣传统。面对一天天周而复始的核酸检测,上海市民们依然穿着体面,秩序井然。

  封控在家里的上海人民,对疫情是十分关切的,以前很多人醒来的第一件事是看天气预报,现在,他们起床的第一是事,是看阳性患者增加的数字。他们渴望在这个艰难的日子里,我们的领导能在电视里发表一个讲话,告诉市民们封控的部署和防疫工作的进度,哪怕安慰一下封控中惊恐万状的市民也好。但是,老百姓只等来了两封文风上与上世记六十年口吻差不多的公开信。通篇是遵照什么、围绕什么以及动态清零等字句,没有计划、没有步骤,没有时间表、更没有人民群众关切生活安排。很多人说,我们暗无天日的关在家里,真的有点胸闷!

  一些上海的老人还依然记得,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上海也是没吃少喝,但那时的领导下基层与市民打成一片,倾听人间闲话,聆听街谈巷议。当时,虽然肚子是饿的,但精神是足的,因为,他们处在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里。今天,上海虽然受到了奥密克戎病毒无情的摧残,但是,具有工人阶级光荣传统的上海人民一定也会而今迈步从头越,继续走在改变开放的前沿!

  自从上海开埠以来,她一直以包容的姿态面对全世界。从来国际上来讲,二战期间,上海是犹太人和白俄人的避难所,改革开放以来,有上千万的人来上海谋职,其中还有20多万的外藉人士。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上海的城市的包容性和魅力。

  然而,这次疫情封城,让上海的名声淹灭在一片口水之中。有些来沪看病和旅游的外地百姓,由于突然封控,被堵在市里,上海对于这些人的关怀是缺乏的,以至于,有一对来上海看病的老夫妻,回顾这两个月的经历哽咽落泪,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们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们是你们的父母,你们会怎么想?难道我们在封控前都没有做这方面的预案吗?我们一天到晩高呼精神防疫,难道就没想过城市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吗?我们上海总不能为了防疫,人情都丢光吧!

  上海是个包容和有温度的城市,在徐汇区嘉汇广场小区,租住着一个外地到上海打工谋职的年青人,封控第一个月尚能勉强度日,到了第二个月便揭不开锅了,于是小区里纷纷给他送食物,帮助他渡过难关。昨天晚上,他去复工了,临走还有人给他送钱,关照他,身上有钱,办事不慌。然而,这些邻居们与他平日里都是素未谋面的。我想,这个小伙子此时此刻一定会感到上海人是好的,上海温度是暖的!同时住在小区的外藉人士,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最惠国”待遇

  上海城市的温度是带有传统烙印的,上海解放之初,市政府就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无微不至的关心,乃至对四马路上“长三堂子”、“么二堂子”里的娼妓也集中学习,安排工作。这个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温度温暖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我们上海人一定会对外地来沪的务工人员抱以暖暖的怀柔!

  疫情已经进入尾声了,但是,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打不尽病毒,就迈不开步伐!啊!上海,我们加油!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