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天津不只是一个地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图)

2024-04-28 本站作者 【 字体:

  “《天津传》的写作,像是我对在天津生活过、行走过、观察过、钻研过的一处处地方、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人物的历史性回访。”在日前举办的《天津传:海晏河清看津门》新书首发式上,作家徐凤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这次难忘的创作经历,“《天津传》也是献给这座河海之城的城市情书。”

  作为知名作家、策展人、百部书房创始人,徐凤文以有质感的文字、有画面的历史、有趣味的细节,讲述天津这座河海之城的前世今生。徐凤文自称是一个从事故事写作与讲述、故事场景策展与创意的城市观察者。他长期致力于挖掘天津故事,曾主持策展民国物语、张家老爹的理想国、北疆博物院、大渔北塘等文旅场景项目,并在文旅项目中运用独特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每个地方的历史基脉与特质,并以鲜活有趣的故事场景来呈现。

  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不同角度感知天津的历史:站在利顺德码头前,他试图想象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人们是如何到达这里并带着怎样的期待;漫步在“五大道”,他脑中浮现的是为什么那个年代那么多人会选择住在这里;无数次他想象自己在不同年代跟着旅人或船队,辗转到达这里,感受这里……

  “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我脑海里会时时浮现一些来自历史照片、文本场景、个人经历并融合了历史想象的天津日常生活场景的长镜头:李叔同可能会惦记他的天津猫部,张爱玲可能会怀念糖炒栗子与香肠卷的味道,苏珊·桑塔格可能在想象她的天津生活……对于那些不熟悉的地方、角落,我也总是忍不住观察、猜想,试图在个人已建构起来的天津故事库里增添鲜活的细节信息。”他认为,这样的观察习惯与自己近年来在各地从事文旅策展创作的故事场景实践有关。

  一直以来,他都想拂去浮泛琐碎的日常生活表象,寻访、观察、想象、体验、记录这座城市,并调动自己的学术积累与日常经验,通过文学化的历史在场叙事,构建出一个充满着历史感性的城市故事世界。去年2月,他接到创作《天津传》的邀约,由此圆了他许久以来的一个梦。

  为天津这样一个河海交汇、南北交融、新旧交织、中西杂烩、“复杂七巧板”式的城市立传,殊为不易。徐凤文说,创作难度在于如何在有限篇幅里将天津历史细细铺陈,用不动声色的叙事节奏来讲述天津“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的复杂身世、城市空间及城市性格的演变过程,同时又能让年轻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有共鸣、能共情、可共振。

  四十年从事历史研究、文化策划、媒体创意等领域的跨界经验,以及二十多年来书写天津的百万字故事文本基底,让徐凤文有底气去设想,以电影脚本的方式记录天津海河畔一年四时的浮光掠影,并通过不同年代人物的故事设定,用叙事拼图的方式尽可能还原“我知道”“我了解”“我熟悉”“我明白”的城市历史场景。

  他将这种创作方式称为“纸上纪录片”式的场景再现,“融合了一些非虚构的叙事方法,以历史人物及个人的视角展开叙述,借助丰富的历史文本进行故事铺陈和细节再现,尽力营造一种浓郁的历史气息和现场氛围,通过以今入古、古今交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引领读者置身那些不曾到达的天津现场。”

  在徐凤文看来,天津不只是一个地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城市仿佛一个无穷大的巧克力盒子,里面有品之不尽、尝之不绝的巧克力,让人向往、沉浸、痴迷、探寻。感谢这座城市,给予我丰富的创作素材。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历史剧场,既疏离又接近,感觉很奇妙。”

  徐凤文说,这本书就像是一部天津城市漫游指南,能让读者快速了解天津的前世今生,喜欢“Citywalk”(城市漫步)的朋友,可以带着这本书在天津“打卡”,随时随地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变迁与创新、风格及魅力。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读懂天津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质,建构起对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情感认同,走进天津、了解天津、向往天津、爱上天津。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