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PPT课件

2024-03-11 本站作者 【 字体:

  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来了解社会、表达想法、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

  电视媒体、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媒体平台出现后,跨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促使人们改变了对语言的运用。不同的媒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适用于特定传播途径的语言特征。

  当下我们经常接触的媒介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传播媒介并存、互补、融合,许多信息是通过多种媒介同时传播的这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趋势。

  在这个趋势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一定要关注和辨别在不同媒介中的语言运用特征,从而有效地运用多媒介获取信息,恰当地在多媒介中表达交流,多角度理解、辨析媒介信息。

  中学生最常见的纸质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学校公告栏中的公告、启事和海报等。纸质媒介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在文字运用上,多用书面语。

  2020年10月19日下午,我校第三届读书节活动在学校操场顺利召开。此次活动由校团委发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中,各班设立班级书摊,学生们将家中长期闲置的书籍带到学校参与活动。学生们或互相借阅,或以旧换新,或进行图书拍卖,充分发挥闲置书籍的作用,以书会友,互惠互利。

  在这则消息中,时间、地点、人物、具体活动情况等信息都交代得很清楚,叙述客观冷静,语言简洁准确,且始终使用的是规范的书面语。

  近年来,虽然纸质媒介从新媒体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语言元素,在语言风格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语言仍具有规范、准确、严谨的特点。由于纸质媒介受众广泛,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地域、年龄、身份的差异,因此要以规范的用语便于多数人进行阅读和理解;纸质媒介在表情达意上一定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必须尽量减少歧义,避免被误读;纸质媒介的语言还要做到严谨,尽量减少表达上的疏漏和逻辑上的漏洞,要经得起反复的阅读和推敲。

  20世纪初,随着广播电台的出现,人们开始步入有声媒体时代;随后,电视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得以视听兼备。直至今日,广播和电视依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最常见的信息传播媒介之一。

  与纸质媒介不同的是,广播和电视对信息的呈现形式,往往是脱离了文字的。因此在语言运用上,有其独特的特征。

  广播和电视媒介中的语言要尽量避免同音混淆、生僻词等,但依然要依托于书面语,应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

  例如,某校报编辑部的招聘启事中写道:“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这容易理解。可其中的“拟”字若是出现在校园广播稿中就不易被人理解,可以改为“计划”。

  广播和电视新闻中的语言往往多短句,少长句。在关键信息处,有时会放慢语速,或是增加播报的频次。比如在校园广播中,通常在通知一些会议安排的时候,广播员会反复强调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往往还会将整段通知播报两遍。在电视新闻中,若要介绍某次大会的与会代表,往往会放慢语速,一一念出代表的姓名。这些都是为了让听众更有效地接收并记住信息而对语言做出的特殊处理。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信息传播带来了许多新型的媒介。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即公共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

  2、网络媒介表达形式丰富,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信息时可以加入丰富的音乐、灵活的配图,甚至视频链接等内容。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媒行业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对于社会生活的渗入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简单来说,当今的媒体已经很难用强制性管理来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涵养媒介素养显得格外重要。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是意味着解读、接受信息的素养,还意味着传播、制造信息的素养。由此看来,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没有媒介素养,你连朋友圈都发不好。”白岩松

  古人讲“心之官则思”,在面对信息大潮瀚漫而至的状态时,每个人都要做有心人,既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也维护好别人的权益。这就需要通过有意识地提高媒介素养,以主动调控取代被动接受,认识到传播即涉责任和伦理,以此获得内心自安和行为得当。

  媒介素养并不神秘,它与人的其他修养是相联系和互通的,只是具体到当下这个媒介社会中,万事万物都通过互联网而媒介化了,所以基于媒介而增加一些与此相关的素养,这既是急需之务,也是固本之策。

  媒介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出发点有三条,一是用以获益,二是沟通交互,三是自护护人。用以获益既需要掌握一定的媒介知识和技术,也需要立场与方法;沟通交互决定了双向传播中运用怎样的文化与伦理;而自护护人则看一个人用何种道德、法律、责任意识去保护自己和维护社会。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在鱼龙混杂、“人人都有喇叭”的舆论环境里,准确地以理性的标准识别出哪些声音更有价值、更加可信,哪些声音又存在问题、应当质疑。而认识到“音量的大小不等于可信的程度”,是培养个人媒介素养的第一步。谣言不会因为重复一千遍而成为真理,也不会因为从拥有权威和名望的个人或单位嘴里说出来而成为真理。唯有以理性和逻辑为工具,我们才能辨别出什么样的声音更接近真相。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不论是新闻机构还是作为阅听人的我们,都不可能对绝对意义上的事实有100%的把握,而只能以自己的力量尽可能靠近事实,分辨出相对的可信与不可信。唯有对这些基础观念有清楚的认知,排除头脑中此前已经存在的先验性的偏见,方能踏上建立媒介素养能力的正途。

  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监管,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社交平台、游戏产品中的内容,是否涉及暴力、血腥,是否含有粗俗对话等,应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应加强自媒体监管,出台更多细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无序竞争,培育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社交平台管理部门应要求网红、娱乐明星做好良性示范。针对不良追星、互相攻击谩骂的饭圈行为,加强监管和引导,如定期筛查粉丝聚集的论坛平台,针对一些经常散布网络暴力言论的网络用户,要进行封号、溯源,将网络暴力遏止在萌芽状态。

  切实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层面就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予以保障,以提升国民素质为目标来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同时,把家庭、社会力量纳入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之中,如通过社区教育、家校联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父母、老师应倾听青少年在媒介使用中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以更平等、理性、创新的方式,成为青少年科学、健康使用媒介的助力者。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这道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命题的形式,“一条信息”是写作的关键词。在审题立意时,信息的内容、来源、特点都可以是思考的触发点。如“令你振奋”是与信息的内容有关,“辨别真伪”与信息的来源与特点有关。相对于信息的内容,对信息的来源、特点的审视与思考和媒介素养的关系更为紧密。信息来源不同,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就会有差别。如果这“一条信息”来自自媒体,写作者可以借此对自媒体这一网络时代衍生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信息的特点,也是需要人们辨别和判断的:信息的呈现是否全面,是不是单一视角的片面呈现?信息的表述是否客观,有没有情绪化、带节奏的倾向?如果出现片面化、情绪化的问题,那么信息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其负面影响更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如能敏锐把握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深刻洞察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普遍心理,写作就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价值。

  此外,本题的文体要求是记叙文,因此写作中首先要准确、细致、生动地描述“一条信息”背后的故事,如信息的来源、信息的内容、获取信息的背景、信息引起的波澜等。

  在叙事中也可以刻画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描写体现人们在面对信息时的思维方式和普遍心态。文章应叙议结合,在记叙与描写的基础上对信息背后的世态人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将“一条信息”的特殊性和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巧妙结合,拓宽写作主题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真相变得越来越次要。

  这道作文题和2020年高考北京卷的“一条信息”作文题一样,关注的都是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影响。

  题目的关键词似乎是“真相”。但是,如果仅仅围绕“真相”去谋篇布局是偏离题意的。第一个分句中的“网络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定,提示题目中的真相有其特殊的存在背景与写作语境网络时代的真相与媒介素养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题干中的“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揭示了人们面对真相时的态度。在网络空间,官方媒体或自媒体不断发布的各种信息吸引着大众的眼球。但是,由于发布者的情感倾向、视角、对事实了解程度的不同,信息所传递的未必是真相。而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关注的往往不是真相本身,而是自身的需要。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缺少探究的热情与信念。而当信息能够印证自己观点、满足自己情绪的时候,则以主观化、情绪化的态度来解读信息,如有老人倒地必是碰瓷、“富二代”必是嚣张跋扈、女司机必是马路杀手尽管稍加理性思考就能认识到这是以偏概全,但人们更愿意从这些解读中

  强化自己固有的观念,获得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的优越感。正如《牛津词典》对“后真相”的定义:“后真相”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最后的结果是,真相也因此而变得次要了。

  写作时应层层推进,对“网络时代真相变得次要”的现实进行认识和剖析。首先,对此类现象举例说明;其次,对这种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剖析;接着,对这种现象的危害加以分析;最后,进行对策分析,针对媒体、受众、社会等不同的对象提出改变这一现象的办法。

  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则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

  世界读书日前夕,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在半数成年国民更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时,近一成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读屏这种电子阅读方式的确方便快捷,还可以将零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因而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但缺点是难以进行系统和深度阅读。

  读书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有仪式感,更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是人类进行系统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读书存在不能随时随地想读就读的弊端。

  班级准备围绕“读屏读书”的话题,举办讨论会,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讨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属于典型情境下的权衡比较类任务驱动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屏”阅读方便快捷,能使人有效利用零星时间;“平”阅读系统、深刻,受到半数成年国民的青睐。读书是人的天性追求,要不要仪式感?如何让读书人随时随地想读就读?“屏”阅读与“平”阅读到底要不要平分秋色?材料给出的讨论空间很开阔,考生只要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围绕“读屏读书”的话题展开讨论,均符合题意。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既要关注任务限制,又要开放思维;既要理性有度,合理兼顾,又要立意高远,取舍得体。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以屏观世,以书修心”。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阅读的方式一如初盛之花,绽放新意。“读屏”与“读书”是否一定有优劣之分呢?我认为不然。大数据时代需要有“读屏”的快捷广阔,亦不可缺“读书”的纯净修心。

  不错,读“屏”的确方便快捷,但读“书”更如醇香美酒、清香甘茗,其氤氲之气,可以陶冶心神,岂可弃如敝履?观古之圣人,不乏潜心阅读之辈:孔子博览群书,韦编三绝,终成一代圣贤;宋濂勤学好问,精益求精,收获一身才学。览近代大师,心浮气躁的鲜矣,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焚膏继晷,徜徉文学之海;钱钟书先生匿于一室,品读群书,养学者之风由此观之,生活不应只有面包,还应有书籍。读书,犹如于深幽处点亮明灯,于沮丧地注入活力,于洪流中静修己心。以书修心大体若此矣。

  整日埋身题海,何以迅速了解世界形势?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何以快速把握时代脉搏?读“屏”,这时便像一个骄傲的孩子,举起小手高喊:我能!的确,读“屏”,能带给我们从俄罗斯到澳大利亚,从西欧到中亚的穿越体验。于吃饭休息时,一搜,便可以了解世界动态,偷得休闲片刻;一点,便可解心中之疑惑。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深读当读书,沉潜而又系统;观世,可借助“读屏”,快速洞悉世界,更好地规划前行。相比古人抄书千卷、负箧曳屣,确实又轻松快捷,其观世之用,好处之多,无需赘述。尤其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用之得当,将大有裨益。

  读“屏”与读“书”反映的正是现代科技与传统的碰撞,科技与传统有机结合,所带来的盛景比比皆是。第12版《新华字典》的问世,记录传统词汇的同时,输入“点赞”等新生词汇,外附二维码辨真伪,老字典焕发新活力;让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鸡肋般的课间操,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敦煌舞、蒙古风令人叹为观止。亦无需将读“屏”与读“书”一决高下,何不妨以“书”修心,以“屏”观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同学们,读“屏”观世莫浮于表面,生浮躁之气;读书修心,非固守传统,不思变通。让我们以“屏”拓展眼界,以“书”修养圣心,瞻望美好明天!

  最近,央视又推出力作《朗读者》, 董卿为制作人和主持人,播出后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随即“ 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

  1.本题作文材料属于时事类,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朗读者》是“综艺清流”还是“名人光环”的争议,考生必须对此发表看法,否则就是偏题。

  2.《朗读者》是文化节目,是倡导阅读的电视节目,但不能与文化和阅读画等号,故考生不能抛开朗读者,而只谈文化和阅读的作用与影响。

  3.“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引导语将文体限定为议论文, 而材料属于时事类,故文体定为时评较恰当。写作者的身份限定为“中学生”。

  1.角度是开放的。材料给出两种观点, 考生可以任取一种进行论证。两种态度之后为省略号,说明没有列举完毕,考生也可以有其他看法,比如“综艺清流也可以有名人光环”,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考生也可以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比如不看好的可以谈谈《朗读者》如何才能成为“综艺清流”“唤醒文学”,怎样能解决《朗读者》碎片化阅读的问题。

  3《朗读者》节目的播出涉及中央电视台、系列名人、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学生思考的范围较大,有话可说。就认识的深度和高度来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1.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

  2.尽管只是碎片化阅读,但在碎片中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价值引领,已非常难得。

  3《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实,它在认真地向观

  1.对《朗读者》的热捧恰恰说明了当下中国民众对文化享用的渴求与实际文化资源的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性。

  2.为追求收视率的“名人效应”,更注重表演效果和商业效益的碎片化朗读,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现状

  3.《朗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充其量是一种“快餐阅读”,很难通过几期节目来实现大众阅读兴趣的提升。

  4《朗读者》形成的文化冲击只是抵达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缺乏阅读” 的现状并非一

  《朗读者》深受大众的喜爱,更掀起了阅读文学的热潮。但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碎片化阅读”,身披名人光环,不能挽救国人甚少读书的事实。虽然《朗读者》有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朗读者》确实立本创新。作为当代中学生,我认为《朗读者》堪称“综艺清流”、文化活水。

  《朗读者》,立足文化之本,借助现代媒体,切合大众潮流,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进行文学朗诵。因而, 它不仅是个新奇的文化节目,更是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在网络媒体的助推下,《朗读者》持续成为热门话题, 微博转发量过万,而所谓的“名人效应”,更是将其推上顶峰。

  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确实,文学的综艺化有碎片化阅读的局限性。走马观花式的阅读,逢场作戏的节目效果,快节奏的读书风潮综艺化必自带现代媒体的特性。但是在这场文学盛宴中,我想我们应更多地看到国人对文学的执着, 对精神的追求。更应看到为了宣扬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树立文化自信,《朗读者》真正跟随时代大流, 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文学的魅力,又将自己汇成一道清流,在“纸醉金迷”中保存文学的新鲜活力。

  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目的的碎片化,在碎片中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价值引领。

  《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实, 它在认真地向观众讲述文学,修整人们内心的纹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除了《朗读者》用故事和朗读来唤醒人们的文学梦之外,更有《中国诗词大会》用现代强音诠释一本本古书典籍;《见字如面》用温情之声娓娓诉来那鱼传尺素、驿寄梅花的人世深情。这些清丽如水的综艺节目立本创新,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不仅引发了文学热潮,也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文学传承。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在低俗娱乐大行其道的当下,《朗读者》如一股清泉,让我们在物欲横流中寻找到一方净土,在忙碌纷扰中享受一片宁静,在碌碌时代潮河中找到文化传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习大大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这世人眼中“不堪大任” 的“00 后”的眼中,文学文化更是金山银山。我们一定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发展之路,绝不能将文学束之高阁,让其蒙尘。应像《朗读者》一样“且将新火试新茶”,依托现代科学,媒介传播,综合潮流风尚,让文学和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循古中发展,真正做到精神物质双飞翼,才能最终让文学这股清泉在源头上迸发活力。

  这篇例文立足于《朗读者》深受好评这一方面进行写作,基本符合时评文的写作要求。考生能通过《朗读者》节目的表面特点看到其对社会的影响,对文化传承的意义,虽然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并能进行比较清晰、严密地论证,已经给大多数同学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纸媒停刊的浪潮仍是涌到了松花江畔,《21世纪报》创始人刘伟洲也慨言:“我们长大了,报纸却老了。”

  纸媒自有其互动性弱,时效性差等先天不足,但究其根源,却是在这个快节奏的“速食流行文化”中,纸媒既没有掌握住时代的节奏,也没能镇守住“深度报道”这独具特色的稳定节奏。所以,纸媒被自媒体倾轧的命运实为必然。

  看如今不可一世,蒸蒸日上的自媒体行业,它的辉煌既有时代车轮推动的偶然,更有他时刻掌控自己的节奏,并与时代节奏相契合的必然。在这个人人皆是媒体的时代,天涯海角的奇闻异事第一个总是见诸于自媒体平台,犀利老辣的评论总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大放异彩。他们的节奏自如明快,因而能紧贴时代命脉,昂首前行。

  但我不愿放弃报纸,不愿放弃白纸黑字的见证,不愿放弃铅墨芳华,不愿放弃曾经“大口吮吸”的感动。

  近来,纸媒的式微更是步步紧逼,《西部商报》等纷纷出版其最后一张报纸,叹惋间我想说,只要掌握住节奏,纸媒有其存在的价值。

  掌控节奏,是纸媒是对现代脉冲做的最好适应。掌控节奏,是在瞬息万变间,任异军突起,我自淡然镇守一隅,做最真实、最深入的报道。也许我的节奏慢些,但我的节奏铿锵有力,直指人心。

  余秋雨曾言:“艺术的魅力就是在寒冬中温暖人心。”纸媒的节奏不应是一味苛求速度的跟进,而是在自媒体粗制滥造,谣言惑众的丢弃初心下,捡拾初心,对事件进行独特剖解,观点进行独家打磨,惟其如此,才有望实现凤凰的涅槃。毕竟,美国资深新闻人曼切尔曾言:“人们并不仅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怎么发生,为什么发生。”

  我相信,只要纸媒不忘初心,重拾“深度报道”的大旗,掌控住慢而稳的节奏,今天的车厢内,马路边人们将不再紧盯屏幕,拇指翻飞,浅尝辄止,人们会重拾一份报纸,重拾油墨香味,重拾曾经的温存与感动。

  慢而稳进的节奏是纸媒诚意的见证。在不久的将来,凤凰的涅槃,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点评】首段引用一句:“我们长大了,报纸却老了”直扣心弦,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温情。文章深度剖析了纸媒被速食流行的快节奏时代洪流所抛弃的这一现实,以及自媒体如何迎合这一时代从而大放光彩的事实,接着进一步论证被抛弃却不能放弃的观点,纸媒应努力跟上时代节奏,不求速度为求深度,这样才能重拾过往的温存与感动,重新涅盘重生。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