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陕西教育》(综合)“校史印记”栏目征稿

2024-02-15 本站作者 【 字体:

  着眼一段有意义的故事。可讲述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纪念价值的雕塑、一位在学校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优秀校友等背后的故事。不罗列发展史。

  3.邮件标题请注明“校史印记征文”,内文请附详细联系方式,以便采用后邮寄样刊和稿酬。来稿请发至:。

  4.来稿选发在“陕派教育”今日头条号,择优刊登在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陕西教育(综合)杂志上。

  信上字不多,是传统的、民国时期的格式,竖行从右往左写的,有不少繁体字。全文如下:“校长先生大鉴:县名、校名皆已改,我是县立太王初33的毕业生。曾于王校长手中领取了奖学金法币叁拾元(相当于银元),该款曾支持了我一学期的生活费用。兹以无名氏名义捐赠美元贰仟元,作为设立王践瑄优寒奖助学金。敬请尽速办理为盼。敬祝近安!捐助人:无名氏 西元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信中的支票上赫然写着:“TWO THOUSAND ONLY”“奖助学金”。这封信是学校1944年毕业生Tusheng Wang写的,现已九十多岁了。他时常关心着家乡的变化,牵挂着母校,连彬县撤县设市、学校更名的事情都知道。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提笔写下这纸短情长的信时,内心对故乡和对母校是多么的想念,他提笔签下支票时一定是满含热泪。

  由于学校的更名、对公账户名的改变以及没有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等原因,这笔捐款无法到账。

  学校立刻回信,按照信中的邮箱发送了E-mail,然而电子邮件因为邮箱地址有误一直没能被成功接收。信中“敬请尽速办理为盼”的重托让彬州中学的领导班子甚是着急,一位异国他乡的游子盼望回音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何况他已年过九旬,他的心愿未了,如何无忧。

  校长想到了学校2004年毕业的学生杨栋。杨栋在美国马里兰州多年,他根据老先生发出邮箱的地址,发现老先生年高手抖,其中的一个字母没有写对。已经回国的杨栋通过同学联系到了同在马里兰州的王老先生,并将彬州中学的感谢信转送到了王老先生。有了准确的邮件地址,此后老先生多次通过E-mail和校长交流学校的发展变化。

  说起当年王践瑄校长给自己的奖学金,王老先生激动不已,他说如果没有那一笔奖学金,他很可能就辍学了。有了学校的奖学金不仅解决了因贫无法继续求学的问题,更加激发了他刻苦学习的信心。多年的世事变更,老先生移居美国,但是回馈母校、感恩母校的心事,他永远没有放下。曾在上世纪几次寄信给母校要么没有成行,要么就被退信。年过九十,给母校寄奖学金的心事就更加强烈。当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彬县的经济发展和撤县建市之后,更是激动,于是又寄出了早就应该寄出的信。老先生说让他更加激动的是,当杨栋联系到他时,他知道这一次他感恩母校的心愿终于能实现了,他在异国他乡也就安心了。

  当然更让老先生高兴的是,学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老先生的捐款取出,圆了海外赤子的心愿。沟通的桥梁架起来后,王老先生又向自己就读过的龙高土陵小学和龙高中学捐助奖学金各1000美元。

  贫困学生,通过学校的资助中心发放国家助学金来资助。王老先生的捐款主要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在他的义举推动下,学校完善了学生奖学金制度,提高了奖学金金额,加大了对学生的奖励力度。2020年,奖励了30余名高一的优秀学生,每人每学期奖励500元;对10名优秀毕业生每人奖励了2000元。

  学校对王老先生情系母校、出资设立优寒奖学金的事迹进行了宣传,不少校友纷纷资助,学校也不断补充“王践瑄奖助学基金”,将继续加大奖励学生的力度。

  我们将王老先生的事迹写进了《我们的彬中》一书,存于校史馆。我们将永远记住老先生的名字——Tusheng Wang。

  新安小学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9年创办。1935年10月10日,该校14名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指导下,新安旅行团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

  在淮安河下莲花街的萧湖通济桥畔,有一座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墓葬,这里长眠着将一生献给人民教育事业的新安小学老校长汪达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被侵华日军占领。中国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在江苏淮安,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深深认同的抗日主张,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感澎湃着这位29岁年轻校长的心灵。他认为,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儿童,都有责任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汪达之1902年出生于安徽黟县,是陶行知先生的学生和坚定追随者。1923年,汪达之读到陶行知的《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深深赞同其中师生应“共学、共事、共修养、共生活、共甘苦”的主张,对陶行知提出的“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愿更是向往。1928年秋,汪达之进入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成为该校第四期学生,系统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929年,陶行知在淮安北门外河下镇创办新安小学,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1930年,受陶行知委托,从晓庄师范毕业的汪达之来到淮安,出任新安小学第二任校长。

  “组织新安旅行团,正是汪达之校长的主张。”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顾学让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快了侵华的步伐,怎样唤起民众,团结更广大的力量一致抗日?汪达之决定,带领孩子们组织旅行团,在修学旅行中宣传抗日主张,以社会为大课堂,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动广大民众、投身抗战洪流。

  “1935年10月10日,新安旅行团第一批团员14人,冒着蒙蒙细雨,从淮安西门外古运河码头,登上南下的小轮船,踏上抗日救亡的征途。团员年纪最大的19岁,最小的年仅12岁,他们身着白衬衫和蓝色工装裤,脚踏草鞋,各自携带一把雨伞和一只行李袋就出发了。” 顾学让介绍说。

  第一批“新旅”团员、也是唯一健在的团员、99岁的曹维东老人曾回忆:“(当时)穿了一套工作服,带了一个袋子,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东西了,队伍从河下镇出发了。出发的时候,河下镇的一些父老乡亲、一些学生家长送我们。他们有人依依不舍掉了眼泪,但是我们都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陶行知先生对新安旅行团给予了全力支持,他不但将母亲的500元人寿保险金全部赠送给“新旅”,还帮“新旅”从上海购买了一架德发牌电影放映机,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电唱机和幻灯机,并为孩子们准备《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实》《民族痛史》《抗战》等几部抗日影片和数十张抗日救亡歌曲唱片。

  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内,记者看到了当年陶行知提供给孩子们的电影放映机。顾学让讲述了放映机的故事:在当时的农村,“新旅”每到一处,都会放映影片,宣传抗战主张。四里八乡的民众们老远赶过来观看。为维持开销,“新旅”最初曾规定每位观众看电影付3个铜板。不久,汪达之看到很多人没有钱,只能远远观望,他决定,不管大人小孩,只要喊一句抗日口号,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等,就能免费进场看电影。用放映电影的形式宣传抗战,“新旅”在中国抗战史以及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6年5月,新安旅行团抵达上海。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当年的一批著名进步学者和艺术家前来给孩子们授课。比如,洪深、张庚讲戏剧与导演,艾思奇讲哲学,孙冶方、骆耕漠讲政治经济学。曹维东回忆,团员们还参加了著名导演蔡楚生的儿童抗日电影《小五义》的拍摄,他在剧中担任第二主演。在上海,“新旅”深入工厂、学校、码头,走上街头,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并担任鲁迅先生出殡时挽歌队。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炮火纷飞的前线战场,在支援前线的大后方,在坚持抗战的敌后根据地,都活跃着“新旅”孩子们的身影。

  史料和“新旅”团员们的回忆,还原了这群淮安孩子的“烽火历程”——在西安,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林伯渠同志指示“新旅”在统治的广大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学会在统一战线形势下进行合法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兰州,团员徐志贯、张牧等加入中国,“新旅”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的批准下建立党支部;在武汉,团员们冒着炮火,救助伤员,激励军民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陶行知写诗赞誉他们“人从武汉散,他在武汉干。一群小好汉,保卫大武汉”。1938年7月,周恩来同志在武汉接见了汪达之和徐志贯,对来自家乡的孩子们给予鼓励;在桂林,“新旅”团员以天然溶洞为课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宣传抗日主张。至今七星岩的崖壁上还留着他们的标语“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途经桂林的周恩来同志,再次看望了“新旅”团员,鼓励他们壮大队伍。

  1941年“皖南事变” 爆发后,新安旅行团辗转经香港、上海抵达苏北盐城。、陈毅接见了全体团员,赋予他们“组织十万儿童”的重任。“新旅”不负众望,组织起18万名儿童团员,劳军支前、站岗放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新安旅行团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工作和学习情况,表达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的决心和信心。1946年5月20日,毛主席亲笔给“新旅”复信:“新安旅行团全体同志: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如今,这封珍贵回信的复制件就保存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

  十七载革命岁月,五万里救亡征途。从1935年到1952年,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新安旅行团,在17年时间里,行程5万余里,吸收团员600多人。顾学让说,“新旅”通过放映抗战电影、排演街头歌舞剧、教唱救亡歌曲、写标语、绘壁画、编辑出版刊物、组织发展儿童团等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抗日救亡,为号召广大军民共赴国难,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立下功勋,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今天的新安小学校园内,静静矗立着周总理与“新旅”“小好汉”们的雕像。“小好汉”的耳畔没了轰鸣炮火,取而代之的是朗朗读书声。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180多件与新安旅行团相关的实物,还原了“新旅”的历史历程。“新时代,孩子们用各种方式传承‘新旅’精神。”顾学让介绍,新安小学厚植红色基因,着力构建“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学生们牢记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诲,常常在课余担任纪念馆的讲解员,向参观者回顾先辈的光荣历史,在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赓续红色血脉。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英勇顽强、九死一生,历经五次反“围剿”战斗、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他放下战功荣耀,投身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他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不怕牺牲、对工作忘我奉献,用一生践行人的初心与使命……

  刘海滨,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19岁的刘海滨毅然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农动,两年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入党。

  1930年至1934年,刘海滨在江西中央苏区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因作战英勇,很快便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团政委,长征开始时,他已经是红一军团的师级干部。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1936年,他在甘肃曲子城战斗中负伤截肢,之后调到地方工作。此后,历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延安卫戍区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后勤兵站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

  新中国成立后,刘海滨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并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北办事处主任,负责筹建苏联帮助建设的西北地区14项国防工业重点工程。1955年后,周恩来总理要抽调一批公安干部到大学担任党委书记,1956年2月刘海滨被调任到西北工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刘海滨一生战功赫赫,他却很少谈及自己的功绩,他说,“我是幸运的。我们那个村子和我前后参加红军的十几个人,现在活着的包括我只剩下两个人了,那一个还是很早离开部队回家当了农民。”

  刘海滨战斗负伤失去右腿时仅仅28岁,又因战时条件受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历了三次截肢,此后一生中创面经常肿胀发炎、行动极为不便,但当他晚年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让他津津乐道的却是,“那一仗我们胜利了!‘野骡子’(敌师长绰号)被俘,他和我住在同一个医院,还特地来看我,表示对红军的佩服。”

  这就是支撑着我们党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胜利、创造奇迹的力量!

  1957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刘海滨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等职务,直至1983年。1983年5月刘海滨任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他还是“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从不计较个人待遇,不向组织提出个人的特殊要求,从不愿意有一点点特殊化,不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谋取任何利益。

  从1957年9月底,他入住西工大北村3号楼的一个单元房里,直到1994年12月去世,全家人(他和夫人以及三个子女)在这套四室无厅、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近40年。晚年他陕西省委尊为“五老”之一,省上重要的大会,他都被邀请到主席台前就座;省委请他搬到西安雁塔路8号院的省领导大院住,他婉言谢绝。后来,省委通知学校单独给他盖一幢房子,他坚决不准。他说,“学校现在缺钱也缺地皮,大家住房都很困难,我一个人住那儿像什么样子。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不要再提!”此后多年,因家里没有条件,他都由儿子陪同在学校公共大澡堂里洗澡。

  据老同志回忆,一次,刘海滨的大儿媳李恒陪同几位部队离休老同志看望他,他在学校宾馆招待客人吃饭后,第二天架着双拐亲自到宾馆,说服后勤领导,坚持按标准付了款。

  还有一次,他去医院看病,当时看病的人很多,他架着双拐排在队伍后面,值班医生几次招呼他上前先看,他坚持让前面的师生们先看病,排在前面的师生则让他先看。相持中,见医生为难,他干脆架着双拐离开了。

  1990年高校党员重新登记,刘海滨已83岁高龄且患有眼疾,仍坚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异常艰难地亲笔写了六千多字的个人总结,回顾了他63年的革命历程,并动情地讲了3个小时,使与会的党员干部深受教育。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刘海滨一生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早在1960年2月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刘海滨便明确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深入到各项实际工作,特别是教学、科研、建设等工作中去,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把红旗插遍全校各个角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方面工作中都得到切实贯彻。”

  “我校8年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应该是: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的、高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的、敢想敢说敢干的风格的、无限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又红又专的国防工业建设人才。”

  1994年12月9日,刘海滨在西工大逝世,走完了他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一生。

  2008年,正值校庆70周年,学校在诚字楼前树立起刘海滨铜像,此后适逢清明节,都有师生校友在铜像前自发悼念,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脉络扎根延展,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