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这一年与生命相关的记忆

2024-03-28 本站作者 【 字体:

  回顾过去的一年,健康领域热点频现,我们为您盘点那些令人难忘的生命记忆,与您一起见证和感悟健康中国。

  生命最珍贵。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健康问题是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关注健康话题、紧跟健康热点、传播健康知识,也期望医改不断深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老百姓,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去年以来,河北、上海、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医患暴力冲突事件。10月,全国10天发生6起暴力伤医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浙江温岭第一医院的恶性伤医事件,1死2伤,令人震惊。

  中国医师协会强烈谴责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呼吁对医疗暴力零容忍。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针对浙江温岭等地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自去年12月起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依法严惩侵害医患人身安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违法犯罪活动。

  医生和教师一样,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因此,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信任解体。消除医患信任危机,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消除以药养医的体制积弊。为医生创造一个有尊严的执业环境,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患者。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服务业的新概念,即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大健康业”,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和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百姓向往和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健康服务需求快速释放,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而言,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除产业规模较小、服务供给不足外,我国健康服务业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开放程度偏低、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供给不足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

  2013年9月1日起,我国人体捐献器官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预,确保器官捐献移植透明、公正、可溯源。我国已研发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严格遵循器官分配政策,以患者病情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国际公认的客观医学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由计算机自动分配器官。

  2007年5月《人体条例》施行以来,我国人体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法律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制约,器官捐献严重供给不足,一些需要患者在等待中死亡。把捐献器官公平、公开地分配给最合适的移植者,尽管不能缓解器官供给的短缺,但顺应了器官捐赠公益化的潮流,这是我国器官分配制度的一大进步。

  去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均有较大幅度提升。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比2008年提高2.32个百分点。据此估计,全国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大约有9100万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开展“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每年选择一个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主题,开展健康促进和科普宣传活动,2013年活动主题为“合理用药”。

  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健康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一方面健康频频向人们敲响警钟,一方面人们却又因种种原因透支健康。在健康方面,知与行脱节的现象非常突出,很多人不能把健康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健康行动。保持健康,不仅是对自己的义务,也是对社会的义务。如果总是没有时间锻炼,迟早会腾出时间生病。“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其要义在于日积月累。

  去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卫生部的职责、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三定”方案确定,增设体制改革司,承担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组建国家卫生计生委,统筹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融合卫生和计划生育两支队伍,实现信息共享、力量整合,这对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来讲,将是双促进、双加强。两个机构中相似的职能被“兼并重组”,而两个机构中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职能同时被加强。本次机构改革突出了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宏观管理、依法行政和综合监管,更加注重优化资源配置,为更好地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稳妥、扎实、有序、依法组织实施。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从调整生育数量政策,到调整生育间隔政策,再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我国生育政策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问题,对当前人口发展利大于弊。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实现人口“质”的发展、人口结构“质”的调整,不仅顺应了民众的期盼,而且为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把钢锯、一把小刀、一个缠着毛巾的痒痒挠——河北保定清苑县农民郑艳良为了减轻病痛,竟用以上这三种简单工具将自己患病的右腿锯下。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为其进行了免费治疗。

  “自锯病腿”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对于社会心理底线的冲击却是巨大的。新医改以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但是,城乡居民的个人自付比例仍较高,医保制度对重点人群的疾病风险保护能力不足,尚不能完全避免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郑艳良“自锯病腿”是一起悲剧,更是一种警示,它换来的不应只是一个人得到救助,而应是制度性反思与改进。我国应逐步完善医保制度顶层设计,尤其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大病保障,让百姓早日实现病有所医。

  2013年7月,因涉嫌严重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侦查。包括葛兰素史克中国4名高管在内,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被警方立案侦查。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该公司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行贿。涉案的葛兰素史克中国高管涉嫌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经济犯罪。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掀开了医药购销“潜规则”的冰山一角。药品回扣之风盛行,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药养医”体制。畸形的医疗体制,催生了畸形的药品市场。在利益的诱惑下,不少医生和药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以药养医”不仅毁坏了医生的职业形象,而且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健康生态。只有将“以药养医”变成“以技养医”,才能让“白大褂”更干净、更有尊严。

  去年3月,上海和安徽报告3例人感染新型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开数据库中公布了3例病例标本所分离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随后两周,上海、北京、安徽、江苏和浙江5省(市)陆续确诊了更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多数病例以重症肺炎为主要特征,并出现了较多的死亡病例。调查结果提示,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来源。4月,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称,中国的H7N9禽流感疫情应对堪称典范。10月,中国宣布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并可供给厂家用于疫苗生产。

  从SARS、甲流到H7N9禽流感,中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日渐强大。每一种新病毒的出现,都会出现相应的恐慌。但那些担忧和恐惧,随着信息的透明公开和科学应对,变得一切如常。政府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和患者病情日报告制度,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和媒体及时发布信息,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疫情进展。事实证明,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透明公开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最有力的武器。

  去年10月,中国国药集团成都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这是我国疫苗产品首次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意味着该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世卫组织的认可,已正式进入联合国机构的采购清单,将为全球乙脑控制做出贡献。

  中国疫苗打开世界大门,实现中国造疫苗走向世界零的突破,取得全球采购“绿卡”。我国不是疫苗强国,“中国造”疫苗一直没有得到世界认可,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疫苗产业的最大梦想。然而,中国要想成为疫苗强国,还需要加大创新能力,拿出更多的原创产品。目前,中国疫苗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不容忽视,疫苗大规模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去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空白,是精神卫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做了规定。

  法律规定,国家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依法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以得到优先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诊断精神障碍应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作出。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

  精神卫生既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解决目前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精神障碍患者不因贫困而得不到救治,确保有肇事肇祸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确保无须住院治疗的公民不因制度、程序缺失而被强制收治。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