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五年专注一个选题湖沿小学垃圾堆里“掘”出一等奖

2024-03-24 本站作者 【 字体:

  从百余项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科技小论文《可腐烂垃圾的现状与处理技术》与小学、初中、高中参赛作品一起角逐,获得三等奖。一所只有多人的农村完小,何以能斩获两项大奖,而且屡次被评为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在校长杜慧看来,关键在于学校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思维培养,咬定科技教育不放松。

  “可惜当时垃圾分类还未实施,我们的这一想法只能束之高阁。”说起此事,杜慧不无惋惜。

  2017年,垃圾分类席卷全省,湖沿小学又捡起了这一被搁置5年的选题,于当年9月再次发放了与5年前相同的问卷。结果发现,可腐烂垃圾的知晓率、垃圾入坑率、废电池回收率、保洁员安排率等指标均增至100%,许多村庄的代销店增加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项目。与此同时,调查中发现了“餐余垃圾”的处理亟待引起重视。

  像这样5年关注一个选题的情况,在湖沿小学并非个例。这得益于该校新颖的创新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室和科技小组,确立了创新“大实验室”的建设理念,精心打造创新实验、小发明、农业科普等科技创新教育龙头项目。

  餐余垃圾处理器就是可腐烂垃圾处理技术小论文的衍生品。在调查中师生们了解到,当下对于可腐烂垃圾多采用阳光房和机器处理。而在湖沿小学附近,这两年出现了一家专门生产餐余垃圾处理器的企业,并形成了垃圾处理-有机肥利用-农业观光旅游的产业链。

  “在参观完这家企业后,我们科技小组有了想法,企业生产的餐余垃圾处理器体量庞大,价格不菲,并不合适家庭使用,我们能不能发明一款可供家庭使用的小型处理器呢?”围绕杜慧的这一想法,大家向企业寻求技术援助,开展科技攻关,经过约1个月努力终于成功。

  这台垃圾处理器首先被用于湖沿小学的餐余垃圾处理。该校每天中午能产生一水桶量的垃圾,以前都给老师带回去喂鸡鸭,可是农村“环境革命”后,散养家禽现象消失,餐余垃圾处理成了问题。“有了这台机器,我们可以把垃圾高速分解成有机肥,用于学校菜园的有机蔬菜种植。”杜慧说,经过半个学期的试验,有机菜园内的蔬菜不仅长势更好,口感也更佳。

  “不求每位学生成为科学家,只为培养学生有一颗爱科学、爱探索之心。”包中政认为,只有更加重视科学教育的普及性和公益性,才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蒙、收获自信。每天下班后甚至双休日,包中政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手把手地指导他们用环保材料制作科技作品。在校教导处牵头下,科技组成员编写了科技创新校本教材,以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近年来,该校3篇科技小论文获省一等奖,5篇论文获市一等奖,2件作品获全国铜奖,杜慧、包中政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