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童教育

重磅|厦门六中博雅育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上刊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2024-03-27 本站作者 【 字体:

  原标题:重磅|厦门六中博雅育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上刊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CSSCI来源(南大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6月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姚育青和副校长苏圣奎共同完成的文章《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挑战和突破路径——以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为例》,7月11日又在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上全文发布。文章阐述了厦门六中突破发展瓶颈,通过挖掘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优势,以丰富、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办学策略和实践成效,为我国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随着国际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期望得到高质量、多元化而兼具公平性的普通高中教育,这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出了现实挑战。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通过构建“A-STEM博·雅”育人体系,开辟“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多元课程→实施五育融合→探索综合评价→营造良性生态”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发掘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优势,激励教师主动提升专业技能,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形成“生师校”协调发展和“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生态。

  随着国际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综合素质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普通高中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高中教育普及进程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在近30年的时间里,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断出现在国家出台的重要文件之中。1993年,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特色高中等方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再次对“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作出阐释。2019年,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在时代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已成为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教育思考聚焦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一项从基础教育阶段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的系统工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仅揭示了儿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的进阶式过程,也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培养和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高中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重要保障。为了推进育人方式全面而深刻地变革,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厦门六中”)秉持“人人有潜力,人人能发展,人人能成功”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以课程体系、五育融合和综合评价为核心的“A-STEM博·雅”育人体系,探索育人方式系统变革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生师校”协调发展和“校家社”协同育人。

  新时代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普通高中如何发展才是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何时代意义?厘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洞悉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本质所在。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高级阶段,其教育功能从义务教育阶段单一的“育人”功能转向多样的“育人、升学和就业”功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行了功能定位,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明确新时代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为推动其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相对于学校发展的“单一化”或“同质化”而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体现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多样化;根据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在学术界,许多学者也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进行内涵的界定,康万栋认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为核心,以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和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为制度保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向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格局。陈志利则从宏观角度给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内涵概括:国家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及转变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格局,倡导每一所高中学校基于自身优势以形成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新格局而作出的宏观政策指向和发展愿景。综合政策文件、学界观点和普通高中的办学实际,本研究中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指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遵循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以多元课程架构、多样培养模式、多维评价机制构建多样化育人体系,满足不同智能潜质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形成“生师校”协调发展和“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良性教育生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时代对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普通高中教育变革和多样化发展势在必行。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录取率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从1977年的不到5%,提升至2022年的超过90%,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更是极大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但高校扩招时,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转型、职业需求的匹配相对滞后,导致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高不成、低不就,专业不对口”等就业难问题。随着就业问题的逐渐聚集,国家和社会不断呼吁发展职业教育,但现实中家长却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更倾向于让自家孩子就读普通高中,以至于职业高中的发展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利于调整高中教育结构,促进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适时渗透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发挥普通高中“就业”教育功能,改变高中“千校一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随着人们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高中阶段作为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挖掘创新能力、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黄金时期,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多样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最终表征是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多样化育人体系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性发展,服务于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依然明显,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立特色高中和综合高中,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将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融入传统普通高中教育体系,实施多渠道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人文和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在国家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根据自身优势谋求发展有了政策保障和导向,但是学校特色发展与社会现实评价、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等因素息息相关,多样化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某些教育教学领域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有优势和风格,从国内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方向来看,以科技、艺术、体育和外语等作为办学特色实施多样化发展的学校居多,实施“普职融通”试点的综合高中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涌现出不少发展成效显著的特色高中。但现实中学校特色教育内容、形式的普适性和丰富性难以满足社会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导致不同主体对学校特色教育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褒贬不一。从目前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现象来看,他们尤为重视应聘者的所谓“第一学历”,其次才是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直接影响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导致许多学生上了高中就直奔高考应试“主题”,一头扎进书本,他们对学校开展的特色课程和活动参与热情不高,认为这些会分散其学习精力。在这种社会现实评价的惯性思维影响下,普通高中仍会不断地强化应试教育,多样化发展进程将受到高考升学压力与传统成才观念的制约。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体现出社会、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对教育效率的追求,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高中的同质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途径,能保障每个受教育者的基本利益,即每个阶层的人民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这有利于畅通社会流动通道,防止阶层固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不再满足于同质化的教育,转而追求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无论是政策倡导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还是被诟病为“摧残个性发展”的同质化发展,都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率的一种诉求。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但是信息时代的快节奏正逐步改变人们对教育的原有认识,既苛求学校办学效率又追求教育公平的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力量。教师往往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目前在职的普通高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高考遴选的教育人才,他们本身就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教学经验往往来自他们在高中学习期间的“耳濡目染”,形成一种“我以前的高中老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学生”的传承式教育生态。普通高中教师存在知识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单一、职业倦怠明显等同质化发展倾向,并以固有的教学理念主导日常教学,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和改革动力,难以成为主动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随着非师范院校毕业新教师数量逐年上升,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如何挖掘师范毕业新教师和非师范毕业新教师的优势,并在学校多样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师资合力的作用,仍需要发挥普通高中“强师”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改革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高中教师队伍。

  虽然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但可以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和内在潜力,进行多样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折中式”发展路径,以突破现实因素的禁锢。

  作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厦门六中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以培养多元创新人才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开辟“树立品牌意识→构建多元课程→实施五育融合→探索综合评价→营造良性生态”的发展路径,发掘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优势,激励教师主动提升专业技能,促进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有效落地,走出了一条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多样化发展应从制度管理走向品牌经营,成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敢于在不同时代浪潮中变革教育发展理念,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吃螃蟹者”。与管理学校相比,经营学校更加强调服务、竞争和创新,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满意度,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7]厦门六中传承和创新育人机制,树立特色教育品牌发展理念,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A-STEM博·雅”育人体系,推进学校的多样化发展进程。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广义的人文艺术和数学的融合教育模式,A-STEM是对STEAM教育的价值重构,由邹晓东博士于2016年首倡。A-STEM作为一种“人文引领的学科融合性科学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基于A-STEM教育理念构建的“A-STEM博·雅”育人体系是人文艺术教育和STEM教育的有机融合体,旨在以多元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开拓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路径,引导学生在人文艺术和STEM跨学科融合体系中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化潜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素养。简而言之,即以“人文艺术”培根润心,育雅正德厚之才,以“STEM”启智创新,培博学笃行之人(见图1),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健康成长。

  课程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多元的课程则是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基石。在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导向下,一些学校的课程设计往往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个体潜能和发展需求,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优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厦门六中在严格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以学生、活动和经验为中心,面向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基于“A-STEM博·雅”理念构建人文、艺术、科技和数学“四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见图2),并把“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原则,旨在培养生动有趣、个性鲜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特色课程全方位、立体式融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生涯教育实践中,为学校“A-STEM博·雅”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文课程、艺术课程、科技课程和数学课程。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包括人的价值、理想、人性内涵与道德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学校以“经典诵读”“国学礼仪”“心理健康”“雅思托福”等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例如,学校以朗诵和戏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开展思政课与音乐课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中国和国家的光辉发展历程,传递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的正能量,让学生的切身体会具象化、深入化,在感悟中健康成长。

  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为内容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学校以“阿卡贝拉”“素质舞蹈”“皮影制作”“创意水墨画”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让每一名学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里得到美的熏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学校以阿卡贝拉为载体开展艺术创意教学,引导学生尝试通过拍打物体“无伴奏”方式创作合唱作品,挖掘学生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潜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拓展美和升华美。

  科学精神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在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文化的内核,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学校以“创造思维”“结构设计”“人工智能”“STEM创新”等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劳动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学校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与桥梁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相关的选修课,在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木质模型,并将制作好的模型放置在模拟地震的平台上检验其在静态、小震和大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让学生树立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以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体验在团队合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从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进步相关,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已成为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学校以“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软件”“数学写作”等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学校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数学建模三阶课程”,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结合“MATLAB”“PYTHON”信息技术软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开展数学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逐步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全面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五育融合”并不是“五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基于校情、学情和生情,在课堂教学、学科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探寻各“育”融入的适切点和方法,形成相互渗透、融合的有机体。为了实施“五育”的校本化融合,厦门六中基于“A-STEM博·雅”育人体系创新构建了“体悟型”五育融合模式(见图3),通过挖掘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开展A-STEM跨学科融合教学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的切身体验中感悟自然规律和人生真谛,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任务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科主渠道和课堂主阵地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立体化、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学校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思政教师挖掘具有“德智融合”特色的教育素材。例如,学校开展主题为“城市餐饮浪费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思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和访谈,在收集研究数据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引导学生体悟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也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审美是幸福的基石。在国家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的背景下,“体美融合”理念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重视将美育融入体育教学,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浸润其心灵。例如,学校师生以发生在身边的女足励志故事为创作灵感,共同创作的体美融合作品“亲爱的足球”登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的舞台,作品将体育元素融入艺术项目,充分展现了女足运动员坚忍不拔、敢于追梦的优秀品质,也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融合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组织学生开展体力劳动,应把创造性脑力劳动和复合型劳动纳入劳动教育范畴,推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活动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流。学校将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等能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问题式、项目式、设计型学习活动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流教学形式,开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例如,数学建模活动作为学校推动高中STEM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以生活中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劳动乐趣和创新价值,促进智育与劳动教育互相渗透。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反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多样化创新人才不仅要实施育人方式改革,也要创新评价机制。如何构建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厦门六中秉持“以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评价理念,鼓励教师学习教育评价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挖掘学生多元智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例如,学校数学建模教学研究团队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STEM教育理念,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构建一级指标为“情境解读”“数学建模”“数学表达”“交流协作”和“成果转化”的高中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和4个水平划分(见图4),并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各指标的赋值量化。该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用于日常数学建模教学活动,还在区域性的高中数学建模联校活动中得以检验,能有效促进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从生物学的视角看,“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一所普通高中而言,营造良性的教育生态是保障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厦门六中将“生师校”协调发展和“校家社”协同育人作为营造学校良性教育生态的“双循环”,二者如“引擎”般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多样化发展应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快乐成长和每一位教师的幸福执教为旨归,使学生、教师与学校同步发展,成为学校多样化发展成果的缔造者。例如,厦门六中开展“博雅师生中国行”生涯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西昌观卫星发射、登央视舞台用歌声致敬抗疫英雄、到三沙永兴岛科考等,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和胆识的同时,促进教师自主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在活动中主动习得跨学科教学的综合技能,具备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引领学生发展的能力,形成师生共进的良好局面。

  学校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统筹学校、家庭、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校、家、社三方共育人才的协作体,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应用知识进行创新、创造的成就感和乐趣。例如,厦门六中定期举办“博雅大讲坛”,聘请大学教授、知名校友、家长为学生开设讲座,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技、文学创作、人工智能、“TRIZ”入门等,并将企业的最新产品引入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展示当今社会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文化成果。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让学生在“体悟型”五育融合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发现自我,积极探索、提升自我,尝试创新、悦纳自我,最终成长为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受益者。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仅在于培养出多样化人才,更应以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教师尝试各种方式去关爱、善待和赏识每一位学生,去发现、挖掘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用高尚的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引发其深处的变革,为学生树立责任、诚信、创新、奉献的好榜样,践行教育真谛。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六期,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创刊(月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刊物定位于教育应用性研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作为办刊宗旨。主要读者为中小幼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的师生,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与研究人员,以及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所有热心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人士。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