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汽车百科

车企出海要做好“全球本土化”

2023-12-23 本站作者 【 字体:

  2023年,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耀眼成绩。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76.2万辆。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创造新的历史纪录。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转型中已经站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汽车出海高歌猛进,但中国车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汽车产业走的是合资引进加自主创新的道路,本土车企长期处在学习、赶超的位置,高度聚焦本土市场。而全球市场与本土市场差异巨大,最近这段时间,欧盟的反垄断“杂音”、开拓部分国家市场时的水土不服,以及短暂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出海“回流”,都说明中国车企成长为全球性车企的道路难以一帆风顺。

车企出海要做好“全球本土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以“全球本土化”为抓手,补齐参与全球竞争时的销售、服务、品牌等各项短板。全球本土化意味着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要求汽车企业既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又要超出简单的标准化,在对象国家进行针对性的本土化创新。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从当下的整车出口到未来深度参与跨国竞争,做好“全球本土化”有其必要性。

车企出海要做好“全球本土化”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要求全球本土化。作为机械产品的汽车可以完全采用标准化生产,但作为智能驾驶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则不同。中国车企固然要在算法模型、激光与视觉识别、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等方面争取引领全球创新前沿,但与此同时,自动辅助驾驶需要道路数据进行算法训练,智能座舱也需要本地应用,充换电需要配合能源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对象国家进行本土化研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将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时满足生产效率与用户需求,从而强化竞争优势。

车企出海要做好“全球本土化”

  品牌建设同样需要全球本土化。随着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必将涌现出全球品牌。这将是适应各国文化特色、适应社交媒体传播特点的“共创品牌”,满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需求。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将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服务更加贴近各国消费者。

  汽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当下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跨国或区域性壁垒有所显现。未来全球产业一旦重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面临更多政策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化生产有助于规避这些风险。与此同时,在制造端,新能源车企对于产业链的整合程度较强,对本土化创新的控制能力也较强。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促进,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形成利益共同体。

  当然,全球本土化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将面对更多经营挑战,比如财务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舆论风险等,这对车企的战略思维、经营能力、技术研发和政策沟通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开拓还处在早期阶段,所谓“出海”仍以整车出口为主,全球本土化发展不够深入、均衡。为此,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各自探索的同时,也要加强协调,避免陷入恶性价格竞争。

车企出海要做好“全球本土化”

阅读全文
id_1广告位-300*300